常见问题解答
您当前位置:
主页»新闻动态»

让公筷公勺成为标配 福建厦门把好舌尖上的防疫关

时间:2025-05-12 16:11:48 浏览量:9212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黄珊珊 宋天佑 记者 张文章)“五一”假期,勺成福建省厦门市大部分餐饮门店恢复堂食,为标不少市民也选择外出“尝鲜”。配福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对部分旅游景区及周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检查时发现,建厦尖上文明餐桌理念在疫情期间更深入人心,门把餐饮企业纷纷通过限制就餐人数、好舌顾客隔桌就坐、疫关普及公筷使用、勺成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或餐后打包等方式,为标保障舌尖上的配福安全,深入推进“光盘行动”。建厦尖上

  让公筷公勺成为标配

  节日期间,门把厦门市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在环岛路沿线临家、好舌佳丽等各大餐厅酒楼门前看到,疫关商家大都在店门口的勺成醒目位置放置了“堂食须知”的牌子,写明堂食注意事项以及“用餐请使用公筷公勺”等相关提示内容。在曾厝垵文创村,一家海鲜自助餐厅还在取餐处放置“勤拿少取、拒绝浪费”的指示牌,提醒顾客适量取餐。

  位于环岛路的临家餐饮,大厅内每张桌子的间隔距离达到了1.5米以上,桌上都放置有“此桌已消毒”的提示牌,并均备有公筷和公勺;原先可坐12至14人的大包厢,目前也减至五至六人,以确保用餐间隔。餐厅服务人员表示,对餐厅提供的公筷公勺,多数消费者会自觉使用,偶尔碰见不理解的,他们也会宣传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等相关内容,并鼓励其配合使用。


临家餐饮建议顾客分餐式用餐。

  临家餐饮餐厅负责人董峰说:“终于可以堂食了,我们的心情肯定和广大消费者一样,是很激动的。不过作为商家来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防疫消杀工作的落实。”

  据悉,除了日常的消杀、通风,餐厅还制作公筷公勺作业指导书,根据不同菜品为客人提供不同的公共分餐器皿,按照餐厅的统一要求严格执行“分餐制”,并将公筷公勺和“分餐制”作为入职培训内容。疫情期间,这家餐厅特地减少了“大盘菜”,对包厢客人更多采用一人一份的“分餐制”;对大厅的客人,也推出了单人套餐和双人套餐,确保卫生的同时也减少浪费。为响应“光盘行动”,餐厅还会在营业时间内循环播放“节俭惜福”的宣传片,并在顾客点菜时提醒适量点餐。

  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相关人士表示,使用公筷公勺,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该局将通过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加大倡议引导,希望更多餐饮服务单位可以主动提供公筷公勺,让其成为就餐标配。给自己及他人的健康多一份保障。

  把好舌尖上的防疫关

  据介绍,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是干净卫生、预防疾病。可以避免共同用餐时个人使用的餐具接触公共食物,能减少病从口入的风险。混用餐具最大的隐患是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在疫情期间,避免混用餐具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二是减少浪费、文明餐饮。帮助大家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的习惯。在外用餐没有吃完的,大家尽可以放心打包回家。减少浪费的同时,还培养了人们环保节约的良好风尚。

  为防止病从口入,倡导更多的人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一方面指导会员单位结合堂食的恢复,落实“公筷公勺”“分餐制”,减少交叉感染;另一方面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在网络订餐、消费券派发页面推出“呼吁以身作则用公筷”公益广告,对网上点餐的消费者进行引导。


监管人员到餐饮企业检查落实公勺公筷制。

  为加强今年“五一”期间食品安全及疫情防控工作,严防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健康安全,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会同属地监管部门,在节日前夕和节日期间,多次组织对环岛路、曾厝垵、植物园、翔安沃头等区域,开展旅游餐饮食品安全检查。执法人员在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风险排查的同时,也针对节日食品消费特点,强化了防疫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倡导健康饮食,不暴饮暴食、不过量进食生冷食品;引导人民群众不扎堆、不聚集,选择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正规餐饮单位就餐;餐前洗手消毒,合理保持用餐间距,用餐时,有条件地进行分餐食用,使用公勺公筷;不购买、加工和食用河豚鱼、织纹螺、野生蘑菇及来历不明的食品,切勿采食野果、野菜、野生蘑菇、野蜂蜜等,谨防中毒。

  “分的是食物,合的是疫情防控之力;距离远了,但文明却更进一步。”厦门市市场监管局餐饮处相关人士如是说。

责任编辑:24
产品中心
文化
中心
综合
荣誉资质
荣誉资质
专业团队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解答
关于我们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TEL

020-123456789

邮箱:admin@aa.com
手机:020-123456789
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Copyright © 2002-2017 贺州市桂鑫钢铁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颍上村嫂”凝聚社会治理“她”力量  两部门联合整治体育饭圈乱象 处置账号7.6万个  文旅部推出七大板块春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  文旅部推出七大板块春节主题文化旅游活动  两会聚焦  首批17处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亮相  话剧《北京人》——京剧身段怎样演绎话剧经典  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提示:不是所有净化器都能除花粉过敏原  国家医保局: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颍上村嫂”凝聚社会治理“她”力量  《哪吒之魔童闹海》:从票房神话看文化出海的流量密码  这出戏,17岁年轻人挑大梁  藏粮于技,看“起飞”美学  人们为何喜欢折柳相送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增至12类  AI时空映画|花开中国 春满山河  春花不止于江南——去明代北京反向赏花  国家医保局印发《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  莫奈笔下的风景,百多年后仍在滋养人类的心灵  千年桃乡焕发新生机 2025年甘肃秦安桃花会开幕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中国消费者协会:警惕职业闭店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文化中国行|新展览、新活动 清明假期“博物馆热”再升温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将在西安举办  光影对话 宫苑韶华——走进沈阳故宫四百年摄影作品展  赏文物看大展 春日踏青文博游火热  古人那些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印章  国家医保局: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千年桃乡焕发新生机 2025年甘肃秦安桃花会开幕  藏粮于技,看“起飞”美学  “颍上村嫂”凝聚社会治理“她”力量  赶全国非遗“大集” 中外游客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药品追溯码严监管  版权文化校园行活动举行  红色演艺、“简述中国”、古乐演奏……清明假期“文博游”火热  去码头整点薯条  从古寺庙到窑台遗韵见证黑窑厂的悠悠文脉  鹳雀楼,更上层楼  中国“文物医生”在海外 妙手匠心帮助修复世界文化遗产  202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700亿件  到北京平谷感受“全龄层沉浸式桃花元宇宙”  第三届浙江音乐学院国际管乐艺术节开幕 10场演出免费向公众开放  交通运输部:多措并举提升适老化无障碍出行服务水平  从古寺庙到窑台遗韵见证黑窑厂的悠悠文脉  去码头整点薯条  集装袋重金属严重超标 极兔速递被约谈  AI时空映画|花开中国 春满山河  2025北京书市:一场年轻态、文艺范、惠民性的文化盛宴  国家医保局规范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7类医用耗材医保通用名  永定门里 乾坤一场戏 半生较量 俯仰皆身鉴